|
陈氏祖阴宅风水考察一门九进士陈氏祖阴宅风水考察一门九进士 福建闽清县云龙乡?T上村的陈氏,在宋朝时人才辈出,登科及第,扬名近200年。初至?T上村开基者乃陈柄公。柄生衲、衲生俨、俨生玩、玩生五子:长深道、次祥道、三安道、四旸、五从道。五兄弟除长兄深道,其他四兄弟皆进士及第,被称为“五子四登科”。祥道子行中、安道子刚中、旸道子积中又先后登科进士,叔侄举进士者七人,被称为“一门七进士”。当时县里在这个家门第七人中进士时,为其立“七进士坊”以表彰。但立坊以后,又添了两名进士:陈从道之子陈和中(1154年进士及第)、陈刚中之孙陈问(1235年进士及第),因此,确切的说应当是“一门九进士”。 二世祖陈衲墓,坐申山寅向,参宿六度火局,丁未来龙,申龙入首外堂癸丑艮寅水逆朝,水走辛戌转壬子。符合杨公风水之法度。 朝山笔架山.文笔山,桂榜山耸立。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具有峰。即冠带临官帝旺方都有山风高耸。主发科甲及官贵。第二代陈纳墓是发坟,第五代开始发科甲,是为祖荫出生之发坟查陈氏子孙虽中了九个进士,最大官职是陈旸任至礼部侍郎(相当现在的副部长,主要管教育的。)。陈祥道虽然有名,但也只做了个太常博士(正七品),并且仕途坎坷曲折。其他人在官场也不甚得意,终其一生亦是小官或无权之官。如陈刚中有机会入朝又得罪秦桧被贬穷乡僻壤,染疾壮年早逝,乃至因家贫无力扶柩归葬故里,直到他孙子又中进士得任官职后,才得扶柩回。 陈祥道,字用之、一作祐之(1044—1116年),陈玩公次子。北宋英宗治平四年(1067年)登许安世榜进士,历官国子监直讲,迁太学博士,秘书省正字,赐绯衣。著有《周礼纂图》二十卷,《礼例注解》十卷,《仪礼注解》三十二卷,《礼记讲义》二十四卷,《论语全解》十卷,《礼书》一百五十卷。《礼书》一百五十卷,清乾隆年间,收录入《四库全书》。卒年七十二岁,赐葬。所作《礼书》与其弟陈旸《乐书》并行于世。陈祥道、陈旸并称为:“二陈先生”,配祀闽清文庙。?T上凤凰山下二公故宅,南宋朱熹题句云:“棣萼一门双理学,梅溪千古两先生。” 陈安道,字靖之,陈玩公第三子。北宋神宗元丰五年(1082)年登黄裳榜进士,官宣德郎。 陈旸(1068—1128年),字晋之,陈玩公第四子。宋绍圣元年(1094年)直接应试“制科”,即皇帝在通常例行科举考试之外,亲自主持选拔一至二名特殊人才的“制科”考试。陈旸以“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”中举,一鸣惊人,成为在“两宋”三百多年间仅有的41名“以大科名世”者之一(其中包括先于陈旸的苏东坡兄弟等)。更为难得的是,在41名“大科”得主中,陈旸是以仅有7名的“布衣”身份夺得桂冠的佼佼者之一(大多是进士及第后,再复中“制科”)。累官顺昌军节度推官、太学博士、秘书省正字、鸿胪太常少卿、礼部侍郎、显谟阁待制。著有《论语句解》十卷,《孟子解义》十四卷,《礼记讲义》十卷,《北郊礼典》三十卷,《乐书》二百卷。《乐书》二百卷被录入清《四库全书》。曾以言盐铁利,忤宋徽宗旨意,被夺职,旋而平反。1128年卒,享年六十一岁。兄弟五人,登进士者四;叔侄举进士者七。山乡僻壤,“五子四登科”,“一门七进士”,传为佳话。 陈从道,字由之,陈玩公第五子。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(1151年)登赵逵榜进士。官太常博士、授两江路监司训、特授承榜郎。 陈刚中,字彦柔,陈安道次子,南宋高宗建炎二年(1128年)登李易榜进士,性格慷慨,有志事功。官迪功郎,绍兴初,上书言:“民办凋瘵,请罢冗良,去虚文,以足国用。”迁太府寺丞,应诏上封事,极力主议恢复中原,忤秦桧意。不久同年登进士第的胡铨以劾秦桧被贬韶州。陈刚中作启贺其行中有句:“屈膝请和,知庙堂御侮之无策;张胆论事,喜枢庭经远之有人。”又有句云:“知无不言,愿借上方之剑,不遇故去,聊乘下泽之车。”因而得罪了秦桧。绍兴十年(1140年)与张九成等七人同谪岭南。陈刚中被贬知安远县。不久感瘴(疟疾)殁于任所。因家贫无力归葬,直至其孙陈问登第后,乃得扶柩,葬于杭州凤篁岭沙盆坑。(陈刚中是有名的忠臣) 陈行中,陈祥道长子。南宋高宗绍兴二年(1132年)登张九成榜进士。授迪功郎。 陈积中,字彦载,陈旸长子。南宋徽宗政和五年(1115年)登何俦榜进士,官至监察御史。
上一篇蒋光鼎母亲阴宅风水考察下一篇覃国翰将军祖阴宅风水考察 |